再见,崂山一中|你好,青岛67中

填写日期,刚把2018写熟悉了,2019却来了。自来到2019,将“2019”错写为“2018”不少次了。

对于青岛市的出租车司机来说,刚刚能将“海尔路桥下那个学校”与崂山一中联系起来,这下,听到青岛67中的时候,不知道司机师傅们会不会炸毛,也许加上一句“原崂山一中”,他们能更容易的找到路。

崂山一中本不是原崂山一中,最早的名字是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第一中学,一个高大上的名字,名字还没有捂热,就改作崂山一中。原崂山一中是现在的青岛58中,95年,老崂山区被划成了三块,一块给了沧口,变成了李沧区,一块自立门户,成了城阳区,剩下的这块就是现在的崂山。崂山一中跟着娘改嫁,变成了青岛58中。

高科园一中倒像个在国外上过几年学的学生,给自己取了一个洋名字,跟亲生父亲不同姓,像个义子。终于,在2004年,高科园一中改作崂山一中。

改成崂山一中后,让原崂山一中的校友们很尴尬,我曾见到有青岛58中的老校友聚会,打出的横幅是崂山一某某届学生,实与聚会时的崂山一中一点关系也没有。

不过,58中与后来的崂山一中,各自成家立业,慢慢的被街坊邻居区分开来。

其实,我一直对给学校编号这件事觉得奇怪,为什么只有中学这么编号,初中与高中本就不是一个学段,而且连续的某某中学根本就区分不出哪是初中、哪是高中,不信,你从一中开始,数到68中,能知道那些是初中、那些是高中吗?

真要按照序号给学校取名字,大学其实是最合适的,比如清华大学叫中国1大,北京大学叫中国2大,我们的山东大学也可以叫山东1大嘛,省的一些大学为了争宠,取了一些东西南北中的麻将牌校名。

改校名,我曾调侃说,上学的时候叫高科园一中,上班的时候叫崂山一中,恐怕退休的时候会叫其它的名字了。这也没等到退休,早晨上班的时候,我是崂山一中的老师,下班的时候成了青岛67中的一员。我觉得学校像一块黑板,上节课上满了化学公式,这节课却是满黑板的英语句子。

我们学校有一个毕业生,微信里的名字是海尔路15号,海尔路15号也曾是崂山一中的一个标识,校名换了,学校的地址没变,依然是海尔路桥下的那个学校。

海尔路,因海尔工业园而得名,而海尔工业园却在崂山一中之前发生了变化,拆掉了厂房,建起了商品住宅楼,不知道海尔的路名是否能挺的住。

中国人有给孩子取乳名的习惯,其实,乳名就像“乡音不改鬓毛衰”中的乡音,不太会改变,学校也可以取个乳名吧,留着学校的乳名,就不用再感慨学校的名字换来换去了,就像一个人,换了衣服,身体永远不变。

但说到底,学校改个名字又何妨,现在什么不是在每时每刻的改,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改,高考方式也在改,连花钱也改成手机支付了。改是变,变则通,改着改着,眼前就豁然开朗了,一个小小的改变,也许能引起巨大的变化。

明天打车,我会跟师傅说:去青岛67中,找不到路,不给车钱!

留下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